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商务中心 | 帮助中心
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> 热门话题_图片 - 进口红酒你的“身价”为何这样高?
进口红酒 你的“身价”为何这样高?
云商汇编辑:杨熙[20091209]

从一串葡萄到一瓶诱人的进口红酒,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链?

 

法国红酒分级。

一瓶进口红酒到底价值几何?在上周二本报推出的“红酒质量门”系列报道中,记者深入酒类批发市场、家庭酿酒小作坊和各式夜场酒吧,跟进红酒的生产、批发和消费环节,报道一经推出,受到各界关注,许多读者纷纷致电本报投诉其消费受骗的经历。

也有读者问,一瓶普通进口红酒是如何层层加价的,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链,我们作为消费者该如何识别真假呢?

上周的报道中,资深品酒师刘薇曾介绍,经过各种费用的叠加后,在法国超市里一瓶7~15欧元的红酒,到国内后,其价格就会翻五六倍,折合人民币将会在400元以上。成倍增长的费用怎么来的?层层加价之后,消费者支付的高昂费用是在为哪些环节埋单?我们从一瓶红酒的市场之旅讲起,剖析进口层层加价的环节。

第一次加价

从国外到国内

记者采访了在红酒业打拼20多年的昆明某酒庄经理张磊。张磊称,以一瓶出厂价在1~2欧元的进口红酒为例,按1欧元折合10元人民币来计算,一瓶进口红酒,在运输过程中有3元左右的运费,再纳税48.2%(消费税、附加值税和关税)后到岸成本为19.5元,之后仓储和本地运输、人工费用合计2元,售前成本,最低也应是22元左右。

也就是说,最为普通的进口红酒,在这一环节当中,仅计成本价格,相比其在国外的价格就要翻一番。

第二次加价

从经销商到商场

张磊说,按照上述环节,以落地到中国已约25元的红酒为例,经销商一般会以60元左右供应给超市或者商场。记者在批发市场进行暗访时,一经销商以85元的价格将红酒卖给了“付现”的记者,而她表示,给酒店的价格会在130元左右,因为酒店并非付现。以此计算,“付现”的价格与批发商给酒店的价格相差,在35%左右。

业内人士透露,经销商将进口红酒批发给超市、酒店及其他消费场所的环节中,相比成本价,进口红酒的身价被提升了35%~75%左右。

这是红酒身价急速提高的一个环节。

第三次加价

从货架到酒杯

从货架到酒杯,也是进口红酒不断加码的一个重要环节。

业内人士介绍,超市及酒店、酒吧等提供红酒的消费场所,把酒售卖给消费者的时候,将再次加价10%~15%,即25元的进口红酒,此时到了消费者手中,就成七八十元了。而一旦进入西餐厅、酒店或者酒吧、夜店等场所,红酒身价往往提高了3~4倍,这时候在酒店的售价,就有可能“成百上千”了。

张磊说,消费者如果了解了这些过程,对本报上周“深度调查”中提到“终端价至少在批发价的基础上翻3倍”就不难理解了。

■问卷反馈

六成人选择进口红酒

上周六,本报进行了“红酒消费读者问卷调查”,从回收到的613份有效问卷来看,有超过6成的受访者表示,自己偏爱进口红酒。

而大多数受访者也认为,一款红酒最重要的是口味,不过购买时比较看重品牌。

误区:“进口的品质更好”

从回收问卷来看,有400多名读者认为,红酒是奢侈饮品、社交工具,近8成读者认为红酒是健康饮品。在选择“偏好进口红酒”的读者中,有人认为进口红酒的葡萄品种优良,认同老牌葡萄酒生产国法国、意大利等,以及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如智利、新西兰等国的葡萄品质。其中,也不乏盲目崇洋的消费者,有人喜好进口红酒的理由竟是“进口红酒应该对身体好些”、“进口红酒的品质更好”等等。

受访者中,过半读者的喝红酒周期是至少每周1次,而喝酒的场所大都也选择在家或中高档酒楼、宾馆,30岁以下的受访者则选择在酒吧、夜场喝红酒。

做销售的李楠楠说,她一般会选择在连锁超市购买红酒,超过7成的消费者会在专卖店、超市买酒,而极少有人会在网上购买。

购买:多数人认品牌

在“你认为一款红酒最重要的是什么”问题中,有547名读者选择了“口味”,也有读者选择“口味”和“品牌”。53岁的受访者林正旭说,为了应酬,他常与红酒打交道,他认为口味是一款红酒的灵魂,也是捍卫市场的重要因素,消费者多数会“以味取酒”,当然,一个好的品牌,其精致的外包装也是不可少的。

而对于“红酒品牌的购买态度”,有读者认为对品牌没有偏好,会经常改变;更多读者则选择在“少数几个品牌中选择”。而在红酒的外观标签上,红酒的原产地则成为普遍关注的要素,也有消费者会关注红酒的年份。读者李波表示,他会从红酒的正标上对其真伪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。

在购买红酒时,有6成多的受访者会根据品牌选择购买对象,也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根据他人推荐购买。在“什么原因会使你改变所购买的红酒品牌”问题中,选择“促销活动”“广告”“产品口味”的各占到2成。

无奈:一晚喝两种酒 不知哪种是假

广告公司从业者万韬上周也参与了本报的问卷调查,相对于进口红酒,万韬认为国产红酒更值得信赖。

他说,今年9月底的一天,同事过生日,他们当晚在环城西路一家餐馆吃饭,席间喝了四川产的一种白酒,饭后,10多人跑到翠湖附近一酒吧继续喝。几个小时过去,3瓶进口红酒被消灭,折腾到翌日凌晨才散伙。

回到家,万韬就呕吐不止,并伴有腹泻,脖子上还起了红疙瘩。“可能是喝到假酒了。”万韬称在家躺了两天两夜,病状才有所好转。

“这不是我第一次喝到假酒。”万韬说,可能是这次喝的多,症状比较明显。当晚他喝了两种酒,到底是哪种酒中毒了呢?万韬觉得两种酒都有可能假。

据知情人透露,一般来说,酒吧消费到假酒的情况是这样:如果消费者进酒吧前就已喝得晕乎乎,进酒吧后很有可能就消费到假酒;另外,酒吧几乎没有假酒存货,如果消费者通过酒水单点中一款洋酒,酒吧会私下通知供货方,供货方以最快的速度送货,很快就送到了消费者面前。

■行家看市

昆明的葡萄酒消费全国第二

进口酒崴在价格品质不匹配

葡萄酒市场是一个年轻的市场,消费者群体也比较年轻,因而存在市场混乱和不规范的问题在所难免。假冒劣质红酒到底最容易在哪滋生?云南银橡酒业张蒙总经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,“说到真正的假,容易出问题的也有国内的红酒。而进口红酒,主要的问题是价格和品质不相匹配。”

究其原因,他认为,葡萄酒在国内发展短短几十年,而国外发展长达2000年甚至更久远,而规范国内葡萄酒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,直到去年才算起步,法规出台之前,国内葡萄酒厂家可以说是无章可循,从原料、生产加工到检验标准方方面面,形成了各自为政进行生产,所以才导致了“三精一水”的勾兑。“接触过有的国产品牌,葡萄酒的批发价就是4元钱,还能提供出各种相关的证件、报告。”这样的红酒,不禁让行业人士都质疑它的品质。

此前,“进口红酒=洋垃圾”这一说法闹得沸沸扬扬,张蒙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,国内进口红酒除了原瓶原装以外,另一种就是进口散装再在国内灌装。比如西班牙是最大的散装葡萄酒出口国,它的成本低,价格相应低,他举例说:“1欧元的日常餐酒,综合成本后以20元不到的价格进入,各地分销后的价格卖得低是正常的,不能贸然以‘价低=质劣’来泛泛而论。”

红酒一定要加雪碧喝?

张蒙说,全国进口红酒每年以30%~40%的增量在发展,而云南每年的消费需求增量在15%左右,昆明是全省红酒的主消费区,近年来,州市的消费需求也在提高。

在2001年全国大城市红酒消费统计表中,昆明人的葡萄酒消费指数居全国第三位,而去年昆明葡萄酒消费已经跃居全国第二。近两年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偏爱于进口红酒,他们普遍看重国外对于食品的严格标准体系,在品质上更禁得住考证,而进口红酒从几十元到成千上万元的长线价格区间,则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。

“品相接触的多了,消费者对进口红酒的品鉴力自然会上升,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口味从国产酒转移到进口红酒上。”但是,进口红酒消费的矛盾也一直存在:消费者对红酒消费更多的是一种盲目状态,更多的人把红酒当成了白酒来消费。“90%的消费者对红酒基础知识缺乏、大概分类、品种知识都知之甚少,总觉得价格贵的进口红酒就好喝。”它对于消费者来说,是众口难调,不同的了解和品鉴能力,让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眼中最好的红酒。

从对红酒文化的了解,到变成消费习惯,实际就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养成过程。我们为什么要喝红酒,喝红酒为什么?在西方视为高雅时尚的红酒,在国内却遭遇“一口干”的消费尴尬,“红酒+雪碧”成了人们眼中的时尚饮法,循序渐进的学会正常的红酒饮用:保持酒体温度在12°~16°之间,并且不添加任何东西。而不是让消费者误入歧途:加冰加饮料加糖等等。在张蒙看来,“葡萄酒,从一种舶来品,正在向餐桌上的食品演变。广州、上海等地的人们在小区内就可买到,甚至是进口葡萄酒,昆明的红酒消费正朝这个方向发展。”

■教你一招

学学这些 买瓶好酒

在国外红酒是如何分级的,如何从正标识别红酒的优劣?上周,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在法国学习生活了3年的云南资深品酒师刘薇,她将告诉我们一些国家的红酒分级,以及教您几招简单易学的品鉴进口红酒的方法。

法国红酒分级

法国是世界上葡萄酒品种最多的国家,主要有白葡萄酒、玫瑰红葡萄酒和红葡萄酒,其中最重要的是红葡萄酒。

法国拥有一套严格和完善的葡萄酒分级与品质管理体系,葡萄酒被划分为4个等级:法定产区餐酒(AOC)、优良地区餐酒(VDQS)、地区餐酒(VINS DE PAYS)和日常餐酒(VINS DE TABLE)。

法定产区葡萄酒(AOC):是法国葡萄酒中的极品,政府对这类酒的出品有严格的法规进行控制,这些法规涉及生产、葡萄品种、最低酒精含量、单位面积最高产量、葡萄栽培方法、酿酒方法,有时甚至包括储藏和陈酿条件等,“原产地名称监制葡萄酒”只有在符合了该酒的特定标准以后,才有资格冠以“地名监制”的美称,否则无权使用“地名监制”。

成为AOC,首先要求有天然条件,如土质、日照、雨量、坡度、地下土层等,其二是生产规定,如品种的选择、剪枝、每公顷的种植密度、产量、酿造方式、酒精含量等;除了由法国原产地名称局(INAO)制定的一般规定外,各产区在这一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需要再添加。每一个AOC葡萄园必须通过委员会的认可,生产出来的酒也要经委员会品尝检验,才可以标明AOC上市。

AOC标识生产地名的范围越小,品质和等级就越高,价格相对也就高。占到法国红酒数量的35%。

优良地区餐酒(VDQS):它的生产必须经过:“国家原产地地名协会”的严格控制和管理,其生产条件包括:生产地区、使用的葡萄品种、最低酒精含量、单位面积最高产量、葡萄栽培方法、酿酒方法等,在顺利通过官方委员会进行的品尝试验之前,这类酒不能从地方企业联合会取得VDQS标签。

刘薇介绍,此级的红酒是一些相对不出名的产区升为AOC之前的过渡,数量很少,约占2%。

地区餐酒(Vin de Pays):约占15%。比日常餐酒高出一个级别,该葡萄酒以出产省份或一个大区命名,生产管制比AOC自由许多,但少有特色;只能使用被认可的葡萄品种,而且必须产自标签上所标示的特定产区;地中海地区必须有10%的天然最低酒精含量,其他地区是9%—9.5%;还要经过品酒委员会品尝。

日常餐酒(Vin de Table):最普通的等级,没有产区和品种的标识,只要是法国产的葡萄酒都可以;酒精度不低于8.5—9%,最高不超过15%;还可以混合欧盟国家的葡萄酒一起出售,但必须标明来自哪里的葡萄汁。占38%。

西班牙葡萄酒分级

1、一般等级

VDM(Vino de Mesa):最低一级,不管是哪个产区的酒混合的,只要其品质不符合其他更高规定的都可以标这个级别。

VC(Vino Comarcal):这一级别稍微高一点,要标出葡萄的产区,但没有生产方面的规定。

VDLT(Vino de la Tierra):相当于法国的地区餐酒,产区的范围比下面的DO级别要大而笼统,规定少而简单。

2、高级酒等级

DO(Denomination de Origen):法定产区等级葡萄酒。成为DO产区必须要建立严格的管制系统,同时所产葡萄酒还必须符合传统和具有相当的知名度。目前西班牙已有一半的葡萄产区被评为DO。

DOC(Denomination de Origen Calificada):比DO更高一级,1991年创立,各方面要求都很严格。目前只有少部分地区符合这个规定。

葡萄牙葡萄酒分级

Vinho de Mesa:日常餐酒,是最普通的葡萄酒。

Vinho Regional:地区餐酒。

IPR(Indicacao de Proveniencia Regulamentada):相当于法国的VDQS。

DOC(Denominacao de Origem):最高级别的酒,相当于法国的AOC。

看懂酒标。

■识别酒标

品酒师刘薇介绍,每瓶酒都有一张“身份证”——酒标,进口红酒除了正标外,一般在背面还贴有中文标识。一般来说,正标上注明了该瓶酒的产地、年份、等级、出品酒庄等。所以,喝红酒时需先学会阅读酒标:

1、酒庄或酒名。在法国,常见以Chateau或Domaine开头。

2、产区。

3、原产地控制命名,即AOC。

4、容量。

5、年份。葡萄收获的年份。

6、酒精成份。

7、装瓶信息。注明葡萄酒在哪或由谁装瓶,一般由酒厂、酒庄、批发商装瓶。

8、酒庄的标志。一般是建筑图案,家族徽章等。

红酒达人

看看这些 优雅喝酒

一个举杯的动作、一个饮酒的小细节,都关系着你的品味。如何举杯、如何闻酒和品酒,这些都是有讲究的。在这里,品酒师教你5招,学会这些就变身红酒达人啦。

1、拿杯

用拇指、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接近杯座位置的杯脚,轻轻晃动杯中酒,切忌用手抓住杯肚,因为掌温会令酒升温而变味。

2、看酒

喝酒之前,把酒杯倾斜45度,在白色的背景下去看。观察酒的颜色、清澈度、明亮度等,若酒液里出现悬浮物或模糊的情形,则需引起注意。红葡萄酒颜色越陈越淡,白葡萄酒则越陈越浓。

3、摇杯

观色后,逆时针方向摇晃酒杯,让酒旋转起来,这既能促进酒的氧化,也可以让酒香充分挥发。摇杯需要经验和技巧,也最能体现你的喝酒履历和平衡能力。若力度把握不当,使酒溅到别人身上,便失礼之极。对于缺乏经验的人,倒是有个极简单的办法:就是把酒杯放在桌子上,用食指或中指压住杯底,在桌子上轻轻转动。

4、闻酒

闻酒有3种状态:静置酒杯时、旋转酒杯时和大力摇晃酒杯时。

摇杯后,旋转的酒液停下来,会有些酒附在杯内侧,形成小酒滴往下流,这称为“挂酒”,从挂杯时间可看出酒精与糖的含量,挂杯时间越长,说明酒体越丰厚。把鼻子优雅地探入杯中,短而促地嗅闻——自然地陶醉酒香中。

5、入口

红酒是所有酒类需停留在口腔里时间最长的,酒入口之后会升温并散发出新香味,此时可含着酒,轻轻吸一口气让酒香充分扩散。

专题策划:汪洋

采写:记者 董新颖 杨俊 赵晓尧 摄影:记者 段玉良(云南信息报)

免责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文章转载于其它网站或媒体,文章的版权归其原版权所有人,如版权所有人认为本网不宜转载其文章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尊重您的意愿,及时更正。如果需要转载或引用,请注明原文出处及链接。



附件
留言/评论      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
关键字:[酒业]